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成都市石室小學迎接香港學校到校訪問交流

來源:成都市石室小學  作者:陳海燕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9-06-19

自2018年6月香港曾梅千禧學校來到成都市石室小學牽手相見并締結姊妹學校后,2019年6月18日,石室小學再次迎來香港曾梅千禧學校和李志達紀念學校的12位教師和80名學生。同時,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與石室小學結對的大邑縣韓場鎮(zhèn)學校師生50人、區(qū)內(nèi)聯(lián)盟北新實驗小學。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客人們來到了學校報告廳,共同觀看了精彩的演出。在舞蹈《石里小花旦》中感受中國戲劇的博大精深;在歌曲《只怕不抵抗》中回顧了舍己為人、臨危不懼、勇于犧牲的小英雄們;在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中來到美麗的大草原。除了石室小學,盟員北新實驗小學的古箏合奏《戰(zhàn)臺風》曲調氣勢磅礴,香港的同學們帶來的花式跳繩、大合唱也是全場掌聲雷鳴,最后學校“靚媽合唱團”用歌聲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演結束后,大邑縣韓場鎮(zhèn)學校與香港兩所學校的互贈禮物,石室小學和香港學校的同學們也互贈了禮物。oKI四川教育在線

接著,香港兩所學校的同學兵分三路。第一組來到了美術教室,在何珂老師的精心引領下,一起了解了成都蓋碗茶,并動手剪紙——蓋碗茶,短短40分鐘的學習,,小客人們們在石室學子的幫助下,完成了他們?nèi)松械牡谝粋蓋碗茶剪紙。第二組來到了食堂,學習包花樣水餃。同樣是短短40分鐘,在張瀟月、謝興露老師的帶領下,石室學子以及香港同學們一起制作出了千姿百態(tài)的水餃,并進行了品嘗!第三組來到音樂室,與趙茂君、李益巧老師一起載歌載舞,跳起那熱情似火的《七月火把節(jié)》,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在活動過程中,石室小學與李志達紀念學校雙方校長介紹了學校辦學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特色項目。雙方表示非常希望能夠締結姊妹學校,發(fā)揮兩地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促進學校更進一步發(fā)展,共同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和學生人才。接著,就締結姐妹學校的可行性方面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學校管理人員互訪、教師交流培訓、學生交流三個層面上達成了共識,并簽訂協(xié)議書。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oKI四川教育在線

此次交流活動讓石室小學和香港李志達紀念學校增進了了解,同時也為今后更深入地開展兩地師生互訪交流活動奠定了基礎。成都市石室小學oKI四川教育在線

附:oKI四川教育在線

李志達紀念學校于1991年8月落成,同年九月正式開課。校監(jiān)李智廣先生為秉承其先翁李志達先生作育英才的遺志,承擔開辦費用,并蒙教育署同意將學校命名為李志達紀念學校。李志達紀念學校原以上、下午校模式開辦,至2003年2月,本校成功獲教育局在同區(qū)分配另一所千禧校舍,讓上、下午校由半日制轉為全日制。經(jīng)過校董會商議,決定由李志達紀念學校上午校遷往新校舍,命名為曾梅千禧學校,而李志達紀念學校下午校則留于原校,命名為李志達紀念學校。兩校由2003年9月起轉為全日制上課。oKI四川教育在線

成都市石室小學
責任編輯: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wǎng)整理發(fā)布
網(wǎng)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川網(wǎng)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