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成都市張家巷小學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使老師們進一步熟悉課程標準,了解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材體系,引導和促進老師們整體把握教材、駕馭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有效使用教材,并以此為契機,推動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推進智慧教育在學校生根發(fā)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zhì)量。近日,成都市張家巷小學語文組組織開展了教材解讀活動。
本次活動包含部署安排-個人研讀-同伴互助-分段交流幾方面內(nèi)容,計劃詳實、有序?qū)嵤,并邀請區(qū)教研員楊明老師、程劍蓉老師和吳宏燕老師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習目標、側(cè)重點、實施方法進行富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的指導。
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用心鉆研教材,是每一位教師備課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升”是本次活動的目的,學校旨在為老師們提供一個交流學習、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
本次說教材活動對所有參與教師是一次歷練,是一次成長,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活動,老師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是理念的提升、友誼的建立、團隊的默契。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活動中展現(xiàn)出的是張家巷小學語文組團隊的力量。
2020年11月11日,以“落實語文要素,提升語文能力”為主題的金牛區(qū)三年級語文教研活動在沙灣路小學如期舉行,張家巷小學三年級組語文教師承擔了此次活動的主講任務。教研員程劍容及全區(qū)三年級語文老師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張家巷小學萬佳老師提供了一堂七單元的課例《父親、樹林和鳥》,以此拉開了活動的序幕。萬老師在講授這一課時,將課后練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豐富性,體會到生動的表述,傳遞了更豐富的體驗和情感。文中為了表達更為豐富的感受,多處使用了學生平時很少會遇到的生動語句,尤其是多個修飾語連用的形式,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萬老師在潛移默化中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滲透到了文本中。通過一層一層地讀句子、勾畫、看插圖、聯(lián)系生活等多種方式,降低了學習難度。以“望、聞、說”為文章線索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而感受到父親知鳥、愛鳥,熱愛大自然。教學中一方面做好引導與遷移,另一方面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在層層構(gòu)建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隨后,曾麗娟老師為大家進行了七單元語文要素的解讀,對本單元目標進行了橫向整合——加強單元橫合,落實目標,通過三篇課文的導學系統(tǒng)落實語文要素,并貫穿方法指導?v向整合——重視學習目標的連續(xù)性,并指出課后練習是落實語文要素的載體。
最后,教研員程老師高度贊揚了張家巷小學三年級語文備課組,同時針對語文課程中主要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從明確語文要素序列到圍繞語文要素重點,形成系統(tǒng),從“線”到“面”,在語言文字的學習實踐中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并向老師們提出了探尋不同課型的方法和策略,聚焦目標,提高效率做好規(guī)劃,構(gòu)建可操作的三位一體努力方向。
“語文要素”作為部編教材一個新內(nèi)容,新亮點,教師要直面教材,把“語文要素”落實在教材解讀中,預設在教學設計中,課堂上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讓“語文要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提升語文能力的標桿。“用好課后習題,落實語文要素”已經(jīng)成為大家的共識,成為教師共同努力的目標。相信本次教研活動會為張家巷小學探索教學之路、落實語文要素掀開一頁新篇章。(魏雅莉)
成都市張家巷小學,語文組教材解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