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踐行“五育”并舉,提升孩子們的勞動能力,2020年10月28日下午,成都大學附屬小學3.1班在大梁勞動實踐基地開展了勞動實踐課程——收紅薯。
成大附小的王洪廷副校長為孩子們講解了收紅薯的流程,分別是割紅薯藤,挖紅薯、除泥巴、裝袋、收藤捆把和運輸紅薯。孩子們分成了五組,每一組負責一個勞動項目。
在孩子們進行勞動前,校外農(nóng)學指導(dǎo)老師大梁社區(qū)曾爺爺、家長志愿者和老師們?yōu)楹⒆觽兪痉读送诩t薯和收藤捆把的方法。孩子們學習可認真啦。
分組勞動開始后,每個孩子都積極認真地投入勞動活動。挖紅薯的同學賣力地揮著鋤頭,鐵鍬。除泥巴組的同學不怕臟,認真地為每一個紅薯除泥巴,收獲著豐收的喜悅。收藤捆把組的同學細心地纏繞著每一根紅薯藤,整齊地堆積。裝袋組和運輸紅薯組的同學齊心協(xié)力地裝紅薯、運紅薯,個個同學臉上綻放著歡樂。
結(jié)束勞動課程后,“小橙子”們又利用班會課了解了紅薯的生長習性、種植方法以及紅薯的食用方法。第二天,孩子們在食堂吃到自己動手收獲的紅薯,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品嘗著勞動之果,真甜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與學是一體的。”對學生來說,勞動課程不僅可以讓孩子們掌握一定的知識,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而且可以培養(yǎng)新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既能掌握學習的本質(zhì),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又能培養(yǎng)孩子熱愛學習、勤儉節(jié)約、團結(jié)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zhì)。(成大附。
成大附小;3.1班;開展勞動實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