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下午,四川省教科院舉辦了全省小學科學學科“低段技術(shù)與工程教學實踐研究”教學網(wǎng)絡培訓活動。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教科所小學科學教研員黎霞老師主持,特邀成都市青羊區(qū)教科院副院長、小學科學教研員王琪老師,成都市勝西小學科學學科陳莉老師參加。三位老師就成都市勝西小學孫林靈老師執(zhí)教的《神奇的紙》一課,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點評;顒硬捎昧司W(wǎng)絡直播的形式,實時點擊量達3601次。
培訓活動開始時,黎霞老師對參培老師提出了觀看課例的要求,讓老師們帶著問題去看課,更好地去認識和理解該課的教學設(shè)計,有效地提高了老師們觀課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
隨后,陳莉老師就這堂課源起于勝西小學正在開展的區(qū)級小課題《STEM背景下民間玩具運用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做了課題匯報。具體從課題的立項、開題、研究過程、成果及困惑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接下來,王琪老師立足于課程標準和區(qū)級層面的教育理念,從一個依據(jù)、兩個背景、三個特色等方面對該課進行了點評。充分肯定了成都市勝西小學開展的《STEM背景下民間玩具運用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具有拓展課程的資源、鏈接課堂與生活、豐富教法和學法的優(yōu)勢。在具體點評《神奇的紙》一課時,王琪老師認為,該課的教學設(shè)計突破教材局限,教學環(huán)節(jié)從“科學——技術(shù)——工程”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教學結(jié)構(gòu)。教師在課堂中注意支持學生運用多樣學習方法,指向?qū)嵺`創(chuàng)新;采用有效多向互動,有效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
最后,黎霞老師以該課為例,截取了孫老師上課的很多畫面,每個畫面都做了分析,非常具體地指導了低段科學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科學,喜歡上科學老師,從而喜歡上自己的學校……生動形象的講述,讓老師們明白了,只有低下身來,成為孩子們學習的伙伴,給予孩子們來自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成就更精彩更自然的科學課堂。(賴波 通訊員 陳莉)
成都市勝西小學,全省網(wǎng)絡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