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日,成都市石室小學未來教室里傳出朗朗讀書聲和歡笑聲,溫暖了這個寒冬——英語組李薔薇老師正在上英語戲劇故事課。
內(nèi)容講述了小猴子找尋一個自己的工作的故事。李老師一上來就用歌謠展開,接著用“情緒變變變”的動作游戲讓孩子們很快的進入課堂情境中。接著開始進入故事部分,孩子們都翹首以盼,目光專注地凝視著老師。只見老師拿起鸚鵡的面具開始了生動的表演,孩子們都和老師入情入境的展開口語互動。
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yǎng)他們英語思維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李老師巧妙地提供信息差,讓孩子們分組合作,以完成表格的形式,建構(gòu)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都頗有興致的去合作,積極完成。
課堂中最有趣的部分,是孩子們以組為單位,抽取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自編戲劇表演。在準備的時候,孩子們的熱情已經(jīng)難以抑制,在表演過程中,各組的孩子更是發(fā)揮出他們的語言和表演才能,將故事情節(jié)進行了生動的再創(chuàng)造表演。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孩子們依然意猶未盡,看著他們一個個容光煥發(fā),笑瞇瞇的樣子,聽課的老師們也由衷地為李老師感到驕傲。
孩子們一一走出了教室,但英語課堂研究還沒有結(jié)束,英語組的老師們圍坐在一起,和前來關(guān)注這堂課的曾蓉校長一起進行交流探討。曾校長對英語組這節(jié)課的理念和思考給予了肯定,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老師們認真聆聽,直到下一節(jié)課的鈴聲響起才不舍地起身去上課。
這是一堂充滿趣味、智慧,充分恰當運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shù)的英語故事戲劇課,也是石室小學英語組一直以來緊密團結(jié),共同前行的又一次見證。在這樣的一群專業(yè)又有責任心的老師的引導下,石室小學的同學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色彩豐富。(陳海燕 通訊員 楊帆)
英語教育戲劇研究,石室小學,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