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重點城市逐步開展垃圾分類的工作,成都市的垃圾分類標準也已開始試行。不過垃圾分類說著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卻總是會出現(xiàn)“不知往哪里扔”的情形。借著社區(qū)活動的機會,成都市金沙小學三年級17班的孩子們準備認真學習成都市垃圾分類的知識。
同學們首先觀看了成都市青羊區(qū)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視頻,了解到只有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和處理才能更好的進行生化降解或者回收利用,既能節(jié)約資源,又能改善環(huán)境。家長志愿者為同學們講解了成都市即將試行的分類標準,共分為四大類——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接著講解了判斷垃圾種類的方法。
隨后,同學們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前面放置4個玩具垃圾桶,每個同學都拿到了一些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由同組的同學們一起商量決定這些卡片應該投到哪個垃圾桶里。有的小朋友信心滿滿,很快就把手里的卡片投好了;有的小朋友有點兒猶豫不決,需要組員群策群力;還有個別小組的同學爭論起來,遲遲不能決定。
垃圾投放知識搶答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都豎起小耳朵聽著題目,一聽到“開始搶答”,就立馬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生怕機會被其他組搶去。
最終,綜合搶答分數(shù)和同學們的垃圾卡片分類得分,第二大組獲得了第一名。
活動最后,孩子們一起念起了分類口訣:“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相信孩子們通過本次活動一定能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分類小標兵。(成都市金沙小學)
金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