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七點半,哈爾濱市宣化街人流熙熙攘攘,一個盲童女孩個子不高,扎著一個馬尾辮,圓臉,微胖。她手持盲杖,一路敲敲打打小心探路,腳踩到一個小水坑,她下意識抽了下腳,敲到路邊停放的小轎車輪胎,她便慢慢伸出左手向前摸車,沿著車繼續(xù)走。96級臺階,368米路程,數(shù)千次敲打,這段15分鐘的上學路是她最驕傲的事情。
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歲,因為視神經(jīng)發(fā)育不良先天失明。5年前,她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她的媽媽便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從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年輕的媽媽便一直默默陪伴在她的身旁,不遠離,也不靠近,始終保持著三四米的距離。近了,怕女孩聽到,遠了,又擔心不能一個箭步趕上。
走到路口,媽媽伸手示意,為高雅擋住來往的車輛,有人想把人行道上的自行車挪開,媽媽趕緊用手示意“不用”,讓高雅自己去摸索?熳叩郊议T口,高雅媽媽,輕手輕腳一溜兒小跑,提前站上室外二層樓梯“等”,發(fā)現(xiàn)高雅被幾輛車繞暈方向,她馬上提示:“嘿,你放學回來啦,你是不是走錯啦?”
她下樓拉過高雅的手,領(lǐng)著高雅重新走到剛剛辨不清的路口,耐心地告訴她正確的走向“獨立”上學之前,高雅媽媽做了很多功課,路的特點是什么,有哪些建筑物和路標,怎么識別自行車,找不到路了怎么辦……有幾次,高雅站在路口急哭了便拿出“老年機”打電話,高雅媽媽便立即從她身后躲到更遠的地方,接通手里設(shè)置為靜音的手機,假裝自己在家的陽臺上望著她給指她回家的方向……這是高雅一個人的上學路,這也不是她一個人的上學路。“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小腳印旁總有媽媽的腳印,或近或遠,一直不曾離去……謝謝你,媽媽。
11歲盲女,獨自,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