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境界校區(qū)二年級四班家長講堂開課。貊宇帥媽媽為同學們講解三星堆遺址文化知識。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青銅時代遺址。位于四川廣漢南興鎮(zhèn)。1980年起發(fā)掘。在遺址中發(fā)現(xiàn)城址1座,據(jù)認為,其建造年代至遲為商代早期。自1931年以后在這里曾多次發(fā)現(xiàn)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fā)現(xiàn)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銅器除罍、尊、盤、戈外,還有大小人頭像、立人像、爬龍柱形器和銅鳥、銅鹿等。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夸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跡。
貊宇帥媽媽帶來了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仿造工藝品,同學們近距離觀賞這三件工藝品。青銅立人像。它出土原物高172公分,重180公斤;它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王權,是神、巫、王于一體的領神人物;小朋友們可以觀察衣服上有龍紋、回字紋、云雷紋等,相當精致,顯示出三星堆先民已掌握了刺繡方面的技巧。青銅縱目面具。高65公分、寬138公分、眼球突出長16公分;最奇特的是它的招風大耳,許多人叫他外星人;在祭祀時戴在臉上使用;鳥身人面像高12公分,它高揚著人頭,頭上高冠翹起,翅膀和尾羽花紋繁復,如迎風招展的旌旗;這些說明了三星堆先民有著超強的藝術想象力,也說明了古蜀先民以鳥為始祖神,對鳥無限的崇拜。
課堂尾聲,貊宇帥媽媽還親切地說道:“小朋友們,三星堆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的祖先能夠在當時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他們是多么的聰明能干啊!我們應為此驕傲,珍惜!現(xiàn)在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更應該努力學習,做個有用的人,為祖國做出貢獻!”(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境界校區(qū))
泡小境界,家長講堂,三星堆遺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