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木偶皮影劇團的叔叔阿姨走進龍江路小學,為該校學生帶來精彩紛呈的木偶皮影劇——《淘氣寶貝》。
活動從“巧斷案”“淘氣的猴子”“老鼠嫁貓”三個篇章展開。
“巧斷案”
財主黃喜財因自造文字、克扣教書先生的薪金被告到縣衙。聰明、機智的縣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斷明此案,為教書先生伸張正義,財主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巧斷案”劇情幽默風趣,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臺下的掌聲不斷響起……
“淘氣的猴子”
木偶劇中的小猴子跑到果園里偷老爺爺?shù)奶易印?ldquo;老爺爺,老爺爺,快醒醒!”臺下的同學們焦急呼喊。
“小猴子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能!”同學們主動和劇團老師互動。在老爺爺?shù)膸椭,小猴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下定決心改正。同學們懂得了要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老鼠嫁貓”
在第三幕劇中,演員們幽默的語言、精湛的表演將《老鼠和貓》的故事演繹得生動逼真。同學們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老鼠嫁貓”集杖頭木偶、布袋木偶、軟體木偶等木偶精品于一體,在同學們不舍的嘆息中落下帷幕。
通過觀看卡通木偶劇,同學們了解了傳統(tǒng)木偶戲的神奇,接受了真、善、美的熏陶,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與精妙。
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直接來源,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載體。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木偶藝術這一優(yōu)秀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正在人們的漠視中逐漸消亡,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藝術和技藝的生存土壤逐漸喪失,木偶藝術團體越來越少,老藝人相繼去世,形成斷代,大量傳統(tǒng)劇目流失,表演及雕刻技藝失傳。
一臺木偶戲讓該校同學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早晨。一顆民族文化的種子更能讓每一個同學尋到根,自信茁壯成長。龍江路小學有義務將中華文化經典傳遞給每一位學生,讓同學們?yōu)橹袊幕湴、自豪?/span>(龍江路小學)
龍江路小學,非遺文化,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