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學校行政領導及美術組教師們聚集在3.5班,由美術組組長荊玲老師為大家呈現一堂美術示范課《恐龍世界》,旨在為各青年教師的教學課堂提供新的教學思路與方向。
課前幾周,在黃薇主任及美術組老師們的幫助下,荊玲老師開始精心設計教案,進行多次試講。在整個過程中,黃薇老師及美術組老師們針對該課的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為了更好的表現恐龍的動態(tài)特征,作品效果也經過多次的修改和調整,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在課堂上,荊玲老師先由考古挖掘圖片為線索激發(fā)、引導學生了解“化石”可以證明和研究恐龍的存在。通過分類、比較讓學生們能從食物角度將恐龍大致分類,并對恐龍的外形進行身體結構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各恐龍的特征,更進一步的了解恐龍在“基本”的身體結構上,有不同之處,并擁有著專屬的獨特特征,讓學生能更好的了解掌握恐龍的外形特點。
皮影,作為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融入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很好的來表現恐龍造型的動態(tài),而且,還能讓傳統(tǒng)藝術得以發(fā)揚與傳承。在皮影恐龍制作中,學生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小組合作過程中同學們也是互相分享、互相幫助,共同完成皮影恐龍作品。
課后,學校馮主任和美術組分別對荊玲老師的示范課進行評課、教研討論。美術組組內就課堂上出現的細節(jié)問題再次給出了指導性的建議,提出盡量讓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的分工應該更明白準確。
馮主任還提出寶貴建議:將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融合到美術課堂中,根據各年齡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將皮影藝術繼續(xù)拓展到各年級美術課程中,設計更適合學生的皮影課程,尋找更具特色的個課程內容。同時,也鼓勵年輕教師在教學中勇于嘗試、展現自己的想法。(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qū)分校)
實小西區(qū),美術組,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