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實在太冷了,學校是不是該考慮在教室里安裝一下空調(diào)啊?”記者近日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成都市的小學都沒有安裝空調(diào),“家長開放日的時候,我坐在孩子教室里冷得瑟瑟發(fā)抖,我入冬后都給孩子穿兩雙襪子。”孩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李女士建議說,孩子2月21日開學后,還要冷一段時間,“希望學校趁著放假為孩子們安裝空調(diào)。”不過也有家長直言,正所謂寒窗苦讀,“這點苦都受不了還讀什么書。”
網(wǎng)絡配圖
贊成
人體適宜的最低環(huán)境溫度是18℃
長時間低溫影響學習能力
2018年11月16日,成都便已正式入冬,12月時氣溫一度低至0℃,更是有了難得一見的雪景。“孩子的教室真的很冷。”李女士女兒在讀小學三年級,“有一次學校開放日,好些家長都在說好冷哦,不知道娃娃平時在里面怎么待的。”她坦言,“我們平時在辦公室、在家里都是開了空調(diào)的,突然在一個寒冷的房間里坐那么久,還是惱火。”
李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平時穿得還是挺多的,但是一節(jié)課好幾十分鐘,在教室里一坐就是那么久,手腳肯定會涼,我們挺擔心的,所以就給孩子穿了兩雙襪子。”她有些擔憂地說,“本來給孩子準備了手套,但是老師要求上課不能戴。”
“孩子每天在教室要待七八個小時,人體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是18—25℃。”孩子在讀小學二年級的陳女士是內(nèi)科醫(yī)生,她坦言,“人如果長時間在過低或是過高的溫度環(huán)境下,必然會導致體力消耗增加,免疫力也有可能下降,孩子還小,長時間這樣下去必然會影響身體健康,學習能力也可能下降。”
反對
男孩好動下課追逐打鬧容易出汗
室內(nèi)外溫差大更容易感冒
“我兒子在讀的學校也沒有安裝空調(diào)。”王先生的看法和前面兩位母親不同,他認為沒必要裝空調(diào),“在家里冬天我們也不開空調(diào),一旦教室里安裝了空調(diào),室內(nèi)外溫差大,孩子又好動,下課時追逐打鬧跑出一身汗,反而容易感冒。”此外,他還認為,開空調(diào)就必然要關閉大部分門窗,“教室里孩子那么多,空氣如果不能得到流通,溫度又高,細菌很容易交叉感染。”
對于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上課手可能凍得寫字都寫不好的問題,王先生說完全沒必要有這個擔心,“小孩子沒有大人想象的那么怕冷,很多人甚至認為小孩子耐凍不耐熱,就應該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
最后,王先生笑言,“很多家長過分地護著孩子了,正所謂寒窗苦讀,想想我們讀書那么多年,從小學到大學,不僅教室沒有空調(diào),就連寢室也沒有空調(diào),還不是過來了。”他認為,即使是讓孩子受些凍挨些餓也沒有什么關系,“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這點苦都吃不了長大后還能吃什么苦?再說,冷一冷,可以鍛煉孩子的自制力和忍耐力,提高孩子適應大自然的能力,這也是有益的。”
建議
趁著寒假間隙
家長們可以集資安裝空調(diào)
“教室可以說是冬冷夏暖!”女兒小媛讀小學二年級的劉女士堅持認為應該裝空調(diào),“孩子的教室在二樓,左右兩邊都是推拉窗戶,風一吹起來,怎么受得了?”她告訴記者,“孩子跟我講,雖然入冬后氣溫很低,但教室的窗戶幾乎都是開著的,老師說這是為了保證空氣流通。”
小媛班級的新年文藝演出時,劉女士來到教室為孩子化妝換衣服,為演出做準備,“那叫一個冷啊,我給孩子秋衣上貼了兩張暖寶寶,她還是喊冷。”她坦言,每天都給小媛穿得像個滾筒,“一件打底的保暖內(nèi)衣,一件抓絨,還有一件毛衣,外面再加一件羽絨服。穿這么多,在教室是暖和了,但是放學回家在小區(qū)里跑兩趟就特別容易出汗,隨時都擔心她感冒。”
劉女士建議,學校趁著寒假期間安裝空調(diào),“費用方面,我覺得可以提議家長們集資。”原來,小媛的班級早前就集資安裝了空氣凈化器,“家長們都是自愿交錢,我交了兩百多元,老師租用的凈化器主體機,可以定時換濾芯,保證空氣質(zhì)量。”她認為,可以用這種集資方式來安裝空調(diào),“七八十平米的教室可能需要安裝兩個柜式空調(diào),大概需要1萬多元,孩子班上50個人,每個孩子繳兩三百元就可以安裝了。”
老師說法
家長們眾口難調(diào)
有些學校電路問題無法安裝
裝不裝空調(diào)對于學校來說也是一個難題,在成都市成華區(qū)一公立小學任教的張老師坦言,“確實不少家長提議過安裝空調(diào),不過也有些家長表示反對。”原來,張老師班上總共50名學生,“有的女生比較安靜,但大部分的男生都很好動,一到下課就到教室外面跑跑跳跳,有家長擔心安裝空調(diào)導致室內(nèi)外溫差大,孩子這樣進進出出,反而容易感冒。”正是因為眾口難調(diào),所以安裝空調(diào)的事情就這樣擱淺了下來。
此外,張老師表示,“我們學校還算有條件安裝空調(diào)的,有些學校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規(guī)劃空調(diào),電路根本負荷不了,這也是硬件問題,很難解決。”
對于有老師不讓孩子戴手套寫作業(yè)的問題,張老師坦言,自己也對學生有同樣的要求,“戴上手套肯定寫不好字,再說讀小學的孩子,心智并不完全成熟,上課很容易分心,戴上手套,就難免會扯來扯去,很難專注。”
醫(yī)生意見
關鍵在于科學管理
一位三年級女孩的媽媽告訴記者,女兒發(fā)燒已經(jīng)兩天了,主要還是感冒引起的。“女兒教室里有空調(diào),不通風,一個學生感冒了,就特別容易傳染。再加上教室外的走廊上都是敞開的,課間活動這么進進出出,就感冒了。”
據(jù)了解,《國家學校體育衛(wèi)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和國家《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guī)范》關于教室換氣有明確規(guī)定:教室應設通氣窗,教室內(nèi)空氣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許濃度為0.15%;教室的建筑設計采用自然換氣方式時,應設氣窗、通風道等。每小時換氣次數(shù):小學不宜低于3次,中學不宜低于4次;溫暖季節(jié)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寒冷季節(jié)在課前和課間休息期間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氣窗換氣,學生必須離開教室,到室外活動。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附在空氣微塵上的細菌、病毒,在密閉的空調(diào)教室中繁殖速度快,濃度高,極易造成傳染病暴發(fā)流行,因此,要求教室開窗通風換氣。”無錫市人民醫(yī)院呼吸科主任蔡培泉告訴記者,除了冬天,夏天孩子們運動后也往往大汗淋漓,全身毛孔開放,易招風寒入侵。如果教室安裝空調(diào),并且溫度低于25攝氏度,孩子們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相對低溫的空調(diào)環(huán)境,忽冷忽熱,易導致風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