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線

熱線:028-85056429 通訊員QQ群:197538807
投稿郵箱: 2629731537@qq.com

廣元有所“中國教育理念最先進的學校”!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作者:杜玉全 王紅強  瀏覽量:   發(fā)布時間:2019-01-18

 N2P四川教育在線

1.jpgN2P四川教育在線

在操場上玩耍的學生N2P四川教育在線

一場演講,讓范家小學火了。這是一所位于廣元大山的農村小學,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N2P四川教育在線

當“山區(qū)”“留守兒童”“村小”這幾個關鍵詞集中出現(xiàn)時,你的腦海里會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何帆這樣評價:中國教育理念最先進的學校,不是北京或上海的公辦名校、國際學校,而是四川這所大山深處的農村寄宿小學。N2P四川教育在線

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N2P四川教育在線

初到范家小學,記者的印象是這樣的:不同色彩的教室、原木色的桌椅、落地的空調、接入互聯(lián)網的電腦和電子“黑板”、人手一塊的平板電腦;隨便走進一間教室,一定會收到孩子們的問好,無論誰,都能跟你聊上天;老師不在,學生們能自己做練習,能把背英語當游戲玩;飯后教室的沙發(fā)上,他們會一本本翻著書架上的書;課間,小操場能瞬間變成“花果山”;睡覺前,一年級的學生們也能自己抱著臉盆洗漱,鋪好被子安靜睡覺。墻面上,各班都有屬于自己班級的“萌寵”,一個動物或者一種植物。比如一年級墻面上的綿羊,象征著善良和友善;五年級墻上的竹子,象征著有氣節(jié)而奮發(fā)向上;六年級的小蜜蜂,象征著勤勞和奮進。N2P四川教育在線

更重要的是,無論何時,你總能看到孩子們臉上的微笑。N2P四川教育在線

孩子們和校長的自信來自哪里?N2P四川教育在線

理念N2P四川教育在線

不高的目標——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勞動者N2P四川教育在線

張平原2014年起當上范家小學校長,之前的20多年,與許多鄉(xiāng)村教師一樣,他“走出去”的機會不多。“農村孩子起點低,那我們就不追求成績,這個社會除了極少的科學家外,更多的還是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給他們自信和陽光,給他們良好的素質,他們今后也一定會是優(yōu)秀體面的勞動者,一樣為社會做貢獻。”于是,學校告示欄里寫下了學校的辦學目標:辦美麗鄉(xiāng)村學校,育陽光自信少年。N2P四川教育在線

在這里,考試不重要——“學什么就考什么,自己出題自己考,除了小升初的測驗以及市里的抽測,學校都不參與校外的統(tǒng)一測驗。”張平原告訴記者。N2P四川教育在線

在這里,學校評選的是“美少年”。“你可以是運動美少年、勤勞美少年、友善美少年、文明美少年、陽光美少年……”N2P四川教育在線

“我們基礎差起點低,但成績是唯一的嗎?八九十分就夠了?茖W家要人干,可畢竟是少數,好成績也有找不到工作的,成績不好也有干得好好的。”張平原說。N2P四川教育在線

2.jpgN2P四川教育在線

男生宿舍N2P四川教育在線

教學N2P四川教育在線

鄉(xiāng)土的課程——每周三固定“出去玩”N2P四川教育在線

范家小學的課表上,語文、數學等課程被集中安排在了上午,下午的時間,則集中在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上,另外則是大量的鄉(xiāng)土課程和項目學習。N2P四川教育在線

在張平原看來,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校園不該只是一個為了學習的環(huán)境,“玩”也該是重要的方面,“玩甚至比學更重要,當然也要讓他們玩得開心、玩得有水平。”N2P四川教育在線

一項鄉(xiāng)土課程從2016年春開始一直持續(xù)至今。每周三的下午,學生們會走出校園,行走在田間。語文老師楊秀麗說起了這門課的開端:“一開始帶著孩子們出去玩,采野菜,大家都很興奮,但其實很多植物都不認識,那就干脆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們認識野菜,采回來后再形成圖文,讓他們自己查閱資料,弄清楚每一種野菜的名字和價值,做成一個家鄉(xiāng)的野菜課題,最后大家再一起炒著吃了。”而后,《家鄉(xiāng)的植物》《家鄉(xiāng)的野果》《村里的老井》《微型水電站采訪》《留守老人調查》等眾多課題接踵而至。N2P四川教育在線

項目式學習,是另一項校園課程。這是一個持續(xù)性的學習過程。比如“豆”的學習,就需要學生們找到更多關于家鄉(xiāng)的豆,了解豆的演變,與之相關的字、詞、詩句,之后再將這些豆的種子種入土,讓它生根發(fā)芽,破土而生。因為季節(jié)不一樣,那次學生們播下的黃豆沒能生長。但發(fā)豆芽則是可以的。這并不容易,師生們嘗試了兩三次才終于做成。最后,同樣一起做著吃了。N2P四川教育在線

“都說農村教育資源少,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農村的資源遠比城市多,在這里他們能以最近的距離接觸鄉(xiāng)村,走進大自然。”張平原說。N2P四川教育在線

班級N2P四川教育在線

意外的優(yōu)勢——小班教學真的實現(xiàn)了N2P四川教育在線

學校生源較少。但這反而成為一種意外的優(yōu)勢——真正的小班教學在這里成為現(xiàn)實,比如四年級,全班僅有5名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個年級,也僅有12人。“43個學生對應13名老師,這個師生比例,是城市學校達不到的。”張平原說,“城里學校那么多人擠在一起哪有我們空間寬敞?”N2P四川教育在線

這的確是一個很高的師生比——平均一個老師帶著3個學生。高師生比更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的關注。而張平原也要求老師們照顧到所有人,學生可以站著甚至坐到沙發(fā)上上課。N2P四川教育在線

六年級的一堂數學課上,老師王畢衛(wèi)將當堂需要講解的試卷投影到電子黑板上。通過電腦,隨機抽到的學生一個個走上前臺,扮演起臨時小老師,王畢衛(wèi)只在一題結束后,強調一遍相應題目的解題關鍵。一堂課下來,所有學生都能被抽到。N2P四川教育在線

老師蘇莉回憶起了一個已經轉學的“無聲男孩”。在校4年,這個叫范俊的孩子通過繪畫找回了自信,老師們還特地為他辦了畫展,至今學校的過道上還掛著他的畫。楊秀麗最愛開那個孩子的玩笑。“他咿咿哇哇,我們也跟著學他,但他不生氣,大家也都跟他玩。”N2P四川教育在線

“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張平原說。N2P四川教育在線

火了一把N2P四川教育在線

新年之交,一場跨年演講,讓更多人知道了位于廣元山區(qū)的范家小學。這所普普通通的鄉(xiāng)村小學,徹底“火”了。N2P四川教育在線

電話被打爆,外地家長咨詢入讀N2P四川教育在線

學校不大,一個小操場,兩棟相連的3層樓房,一側是教學樓,一側是住宿區(qū)。除去幼兒園,全校共43名小學生,13名老師。其中,絕大部分學生為留守兒童,周一到周五寄宿在學校,一周回家一次。N2P四川教育在線

那場長達4個小時的演講里,演講人“羅胖”羅振宇在尾聲部分,講到了這所小學的故事——“所有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在這所山區(qū)小學都能看到。教育回到了初始目的:育人。”N2P四川教育在線

范家小學一夜間火了。N2P四川教育在線

從距離看,范家小學距離廣元市區(qū)算不上遠。自廣元出發(fā),一個小時不到即可抵達。學校在一片小型村落的背后,倚著山腳。N2P四川教育在線

那天,記者到達時,校長張平原正在準備一份分享材料,留給他的交稿時間已經不多。“我敢說成都也找不出幾所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張平原對他的學校充滿自信。N2P四川教育在線

這場演講帶來的影響,超過了之前所有的媒體報道。“這可是面向全球的直播。”N2P四川教育在線

之后的一個夜晚,在寶輪鎮(zhèn)上的一個小餐館內,校長張平原講述了這場演講之后的幾個小故事——演講當晚,就有不少教育同行發(fā)來電視畫面,“說范家小學上電視了。”當時,他沒當回事;第二天,市區(qū)兩級領導電話不斷,問“你們學校怎么了”,其實他和領導一樣迷惑——誰是“羅胖?”N2P四川教育在線

關注紛至沓來。“這說明我們做的是對的,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張平原舉起茶杯,向餐桌前的幾名老師興奮地說,“未來中國的優(yōu)質教育一定在農村!”記者到訪的那天下午,張平原就多次提到了這句話,“這是北大附中校長康健說的,我非常贊同。”N2P四川教育在線

“從我們這里走出去的學生一定不會差,至少能看到陽光和自信,”張平原很得意。最近,最讓他激動的是,有遠在河北、成都的家長打來電話,希望入校就讀。N2P四川教育在線

3.jpgN2P四川教育在線

校園里種植的各種蔬菜N2P四川教育在線

薪從何來N2P四川教育在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所學校能有今天的光景,離不開體制和財政的支持,這正是讓這場教育實踐能夠持續(xù)進行的“柴薪”。N2P四川教育在線

資金N2P四川教育在線

教育部門支持,學校“鳥槍換炮”N2P四川教育在線

“第一年教育局問我需要什么支持,我提了20萬。”張平原說,利州區(qū)教育局批了下來。且這筆錢至今每年都有。20萬帶來的改變,從一間教室開始。原先破舊墻面、布滿電線的冰冷教室有了色彩,單一的空曠空間被分成了閱讀區(qū)、教授區(qū)、寫作區(qū)、獨處區(qū)。教室內多了書架、小茶幾和沙發(fā),逐漸還有了空調、電子黑板和電腦,乃至現(xiàn)代化的錄播系統(tǒng)和學生人手一塊的平板電腦。N2P四川教育在線

從校長尋求變革、教育部門支持開始,良性循環(huán)發(fā)生了。N2P四川教育在線

交流N2P四川教育在線

受到關注后,老師有了“走出去”的機會N2P四川教育在線

四年前,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辦的中國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年會在四川廣元進行。范家小學,就這么突然映入了與會者的眼簾。關注之后,一些社會組織開始進入學校,電腦、平板、網絡課件都源于此。N2P四川教育在線

張平原和老師們也有了“走出去”的機會。多個教育論壇上,范家小學被作為中國農村教育探索的樣本進行一次次分享。張平原還記得一次云南之行,“一個博士來接我,陪著逛西南聯(lián)大的舊址,作大會發(fā)言,身邊人隨便一問都是研究生、博士學歷,”他自嘲,“只有我一個大專。”N2P四川教育在線

云南之行,張平原感觸頗深:“你看當年的西南聯(lián)大,在那種艱苦條件下,誕生了多少大家,所以辦學并不在于硬件多好,教書育人還在于教育者的大情懷,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N2P四川教育在線

語文老師楊秀麗也不再是一個人埋頭教學,她和其他學校的老師一起通過網絡遠程參與語文教研。在范家小學教了21年書的王畢衛(wèi)也走進國內各個經驗分享的會場。更多老師,都有機會外出培訓。N2P四川教育在線

當然,還有一批接一批的來?疾煺邆儭N2P四川教育在線

組織N2P四川教育在線

農村微型學校聯(lián)盟成立,各學校資源共享N2P四川教育在線

從范家小學畢業(yè)、升入廣元寶輪中學八年級一班的羅雨欣,至今記得一次接待對自己的改變。她在那次接待中擔任學生講解員。她突然發(fā)現(xiàn),講解之后,自己“一下變得開朗了”。李明杰與羅雨欣同班,他眼里的變化是教室里有了書,課堂能夠走到校外。N2P四川教育在線

升入初中后,李明杰和羅雨欣給人最大的印象是優(yōu)秀和陽光,現(xiàn)在一個是生活委員,一個是語文課代表。另外兩位同樣是范家小學升上來的李文婧和雷含波,成績都處于年級前列,李文婧還是副班長,喜歡組織活動、性格很開朗。N2P四川教育在線

范家小學所在的茍村共529人,留守在家者,基本為老人和小孩。2014年的數據顯示,利州區(qū)全區(qū)學生人數200人以下的學校共計14所,其中12所不足百人,農村微型學校占比超四分之一。 “這是全中國農村學校的普遍問題,不單是利州區(qū)。”利州區(qū)教育局副局長鮑海兵說,學校規(guī)模的萎縮讓老師教學不自信,校長辦學不自信,家長對學校也不信任,“校長開會,這些村小校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自哪兒。”N2P四川教育在線

但張平原的變革成為了一個突破口。為支持這種變革,教育部門引導成立了農村微型學校聯(lián)盟,每年給每所聯(lián)盟學校保底劃撥20萬,額外還會有25萬元用于聯(lián)盟開展活動。教育聯(lián)盟里的學校,資源共享、教學聯(lián)動、文化共建。比如各個學校都在相互學習開展一些有意思的課程,比如范家小學的“豆”的學習,其余學校的書法、農耕文化學習等。同時,各個學校也會聯(lián)動開展一些活動。城鄉(xiāng)學校及老師的交流也在加強,新招聘70多名老師補充農村學校,對范家小學這類微型學校有名額傾斜。N2P四川教育在線

1547766979267.jpgN2P四川教育在線

課堂上學生用平板電腦學習N2P四川教育在線

點一盞燈N2P四川教育在線

一所學校發(fā)出的火光或許微弱,但倘若能恒久燃燒,便是教育改革路上的一盞“燈”。N2P四川教育在線

“這可能是未來 農村教育改革的方向”N2P四川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理念最先進的學校,不是北京或上海的公辦名校、國際學校,而是四川這所大山深處的農村寄宿小學。”——這是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何帆對范家小學的評價。他把評價寫進了自己的書《變量》,羅振宇演講的線索也來源于此。N2P四川教育在線

在何帆看來,范家小學把鄉(xiāng)村小學的劣勢變成了優(yōu)勢。何帆說,“盡管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甚至家庭殘破,但你還是能看到他們的陽光和自信,為什么?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社會環(huán)境,是由同齡人組成的社群,而范家小學給了孩子們最需要的東西:一個平等、包容、自信、樂觀的社群。”N2P四川教育在線

原21世紀教育研究院農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麗偉曾多次探訪范家小學,在她看來,范家小學之所以能被廣泛認可,是在于它理念、制度和實操都能做到貫通和一致。“這可能就是未來農村學校、農村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口,或者道路和方向。”王麗偉覺得,“原來講到農村教育就會從扶貧的角度講起,農村被認為是貧困、缺錢、缺資源的狀態(tài),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是補錢、補資源。范家小學給我們的啟示則是,一種教育改革、教育探索和教育創(chuàng)新。”N2P四川教育在線

責任編輯:田媛  由四川教育在線網整理發(fā)布
網站簡介   |  法律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3 川公網安備:5101040200025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川)字第00850號 川廣審批準字[2019]13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川網文〔2022〕3363-037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川B2-20200029
廣告聯(lián)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