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下午,芳草小學外籍學生劉迪雅一家和芳草小學五年級四班、六年級一班張樂佳、陳城佑等同學、新能社區(qū)鐘書記和在川的十名外籍人士一起參加了成都市教育局舉辦的2018“家在成都”國際日活動之一“洋眼看成都,走進玉林”活動。
芳草小學幾名同學在活動前搜集了成都玉林的歷史和變化的資料,用英語給外籍人士介紹。大家從芳草小學出發(fā),走過酒吧一條街,來到了著名的小酒館,“和你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盡頭,走過小酒館的門口”,慢悠悠又極具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趙雷的《成都》,唱出了成都人的生活。
沿著玉林西路,一行人來到了新能社區(qū)重點打造的樂活墻,鐘書記給大家介紹了新能社區(qū)的標志——一個燈泡的含義,社區(qū)用溫暖照亮每家每戶的生活。陽光照著墻上的對聯(lián):門里門外 相親相愛,橫批是樂活 新能。
隨后,他們來到了玉林特色街道愛轉角,參觀了《蜀繡微博物館》,在老式郵政碼頭照張相,在“幸福火車”旁留個影,在玉林蛋烘糕攤前吃一個成都地道的白糖芝麻蛋烘糕,體驗著玉林的幸福生活。
在玉林市集,大家饒有興致地選購手工藝人制作的精美的首飾、芭比娃娃、木雕、茶葉等。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與外國友人一起享受生活,感受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奇妙與和諧。成都,這個歷史悠久的大城市,擁有的不僅是傳統(tǒng)的華夏文明,更存在和西方優(yōu)秀文明的相互的發(fā)現(xiàn)與借鑒---“洋眼看成都”看出的不僅是成都的風景美食,更看出的是以巴蜀人為代表的所有炎黃子孫的熱情與好客!(成都高新區(qū)芳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