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當父母把它種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澆灌,小小的種子就會爆發(fā)出勃勃生機,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滋養(yǎng)智慧。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不僅需要時刻保持清醒,還應該努力抓住四個關鍵詞:獨立、同頻、互動、啟發(fā)。
互動
媽媽或爸爸帶著孩子一起看書,這種一對一的模式,是最能培養(yǎng)孩子集中注意力的。父母的參與,會讓善于模仿的孩子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閱讀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給予孩子的這種愛。正是這種愛,讓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閱讀帶來的幸福,進而一生愛書。
同頻
在案例分析中,一位媽媽說:“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在這個案例中的兒子,他一點都不優(yōu)秀,幾乎每次考試都甩尾巴?墒,他卻能安于做好自己,自愛且愛他人,自尊且尊重他人,以一顆包容開朗的心,去對待他周圍的人們,這是比學習成績更寶貴的財富。
獨立
家長們現場寫出“石頭”的十個用處,在家長們書寫的同時,蘇老師進行了各種引導和干擾,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家長們的思路已經被蘇老師帶走了,完整的思路已經被破壞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已經消失了。由此,可以評判孩子是否獨立主要看:培養(yǎng)孩子自我學習的習慣,保證孩子學習過程的完整性,保證孩子自我思考問題的權力。
啟發(fā)
“啟發(fā)”一詞,來源于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秾W記》中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進一步主張啟發(fā)孩子、引導孩子,而不硬牽著走;嚴格要求孩子,而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的路徑,但是不直接給出結論。以學生為主體,啟發(fā)與誘導,談話和討論,注重自我發(fā)現,學會自我學習。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多幫助啟發(fā)式提問將問題交給孩子,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尋找學習的興趣點,盡量避免死讀書,讀死書,反復練,重復練。
兩位家長現場互動游戲體會“啟發(fā)”
在日常生活中、閱讀中,家長可以經常就某一問題或某一故事情節(jié)啟發(fā)提問孩子,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并鼓勵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熱愛思考的好習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到和孩子互動、與孩子同頻、培養(yǎng)孩子獨立、啟發(fā)孩子思考,還應切忌貪多、貪全,要抓重點,抓主要問題,不要想一次性解決孩子身上所有不好的習慣,要適當降低難度,先找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逐一擊破!(成都市沙河源小學)
附:閱讀過程中應當避免的幾種情形:
1.強求孩子背誦書中的內容。
2.強求孩子去記住書里的文字。
3.強求孩子表演書中的角色。
4.在開始讀之前就提一堆問題,讓孩子作好回答的準備。
5.只選自己喜歡的書讀,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歡聽。
6.在讀完書之后,向孩子解釋故事的意義或者主題思想。
7.不管孩子在講故事的時候提出什么問題,全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