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的國際理解課上,石室小學一年級二班的課堂上迎來了一位家長老師——茶藝愛好者胡媽媽。
上課前,只見一襲淺色旗袍的胡媽媽,站在講臺上熟練擺弄著各種精致的茶具,做著授課前的準備。孩子們好奇得顧不上玩耍,圍攏在新老師旁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大家感嘆胡媽媽的耐心之余,暗想這一定是學生們聽課很專注的一堂課。
開講時,首先一個字謎拋了出來:人生草木中——打一個字。孩子們小臉上寫滿疑惑,但很快就有一個高個子女生給出了答案——茶!
胡媽媽講到,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孩子們似懂非懂的表情里似乎透著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簡單介紹了茶相關的基本知識后,胡媽媽重點講了紅茶、綠茶等六個種類的茶及其代表,還別出心裁的為每種茶用七言絕句式的小詩概況其特色,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胡媽媽把茶葉的作用總結為四抗、三降、兩預防,還鼓勵識字多的小朋友幫忙將PPT上的內容念出來,受表揚的小朋友一個個喜滋滋的,對茶也有了特殊的感情。
理論知識結束后,就開始了茶藝表演。胡媽媽優(yōu)雅而嫻熟地演示蓋碗茶的泡茶流程,一招一式盡顯柔美,相當養(yǎng)眼。投入、專業(yè)的表演,將小朋友們也帶入其中,教室里安靜下來。“真專業(yè)!”——一個稚嫩而真誠的聲音傳來,大家相視而笑。
到了分享清甜的青茶和小茶點的時刻,孩子們張望著、等待著、感謝著、品嘗著、評論著……還不忘用茶禮中獨特的致謝方式——輕叩桌面三聲——來感謝胡媽媽。
那一碗臺灣烏龍茶,醇厚馥郁的滋味縈繞在唇齒,簡單美好的情愫萌生在心間。
在這樣的綜合活動課程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真是一堂美妙的課,好看、美味,孩子們樂在其中。(石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