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六月的暖陽,泡桐樹小學境界分校陳校長攜美術組踏上求學之路。懷揣著激動的心情,陳校長一行來到蔡寅坤老師的畫室——野風堂,見到了對藝術有著獨到見解的蔡老師。
蔡寅坤老師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家、四川當代國畫研究院院長、四川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四川省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成都畫院院長助理、成都畫院專職畫家。
蔡寅坤先生在創(chuàng)作時以現(xiàn)代土壤為本源,以民族文化的傳承為靈魂,重視畫面全局的結構氣勢和筆墨運用,重視對物象特征的強化,重視對物象真情的感受。
蔡老師用自己獨具匠心的繪畫方式,將中國傳統(tǒng)的淡雅水墨畫加入了西方油畫濃墨重彩的技巧,使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樣令人驚嘆的是蔡老師大膽的用色技巧,把一般人平時不敢,甚至說是嗤之以鼻的高純度高明度的原色加入畫面。奇怪的是,在蔡老師的畫作里,這些顏色卻給人艷而不俗的感受。
蔡老師告訴老師們,他在創(chuàng)作中十分注重色彩的量,在繪畫時,他不是死用墨色,而是通過油畫的積色來處理作品的色彩基調(diào),統(tǒng)一色調(diào)不斷累積,讓畫面呈現(xiàn)全新的亮色效果。因此使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有了別樣的“格調(diào)”。說到“格”字,蔡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一個畫家形成一個風格其實很簡單,但在藝術當中,最注重的就是一個‘格’字,如果格調(diào)不高,形成的風格就并沒有多大的意義。而形成風格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是一步一步積累自然形成的,這樣的風格才是最美的。”
談及畫作的風格,就如他畫室的名字一般,“野”味兒十足,狂放不羈。蔡老師一再強調(diào)的是“書畫”,書在前畫在后,想要有好的筆觸一定是要把書法中的精髓掌握牢靠。正如他的大寫意花鳥畫,均以書法入畫,運用高度概括夸張的筆墨,糅合對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想,去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物象。
在淺談對學生的教學方法上,蔡老師同樣有著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他認為,對待學生要當做朋友一樣,以聊天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同樣的,不要給學生框架束縛他們的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只需要把物象的具體構成告訴他們,其他的任其自由發(fā)揮。蔡老師提示道:“這就意味著老師一定要對所講物象有深刻的認識及了解。”
蔡老師為大家示范了自己的獨特筆觸以及對所描繪物象的理解。在示范中,蔡老師透露,他所描繪的事物是下了很多功夫,用了很多心思的。他不愿追逐大眾的方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繪所見所得,以此揭示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
短短半日的學習,蔡老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繪畫藝術上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濃淡相交的墨韻,令人佩服而感嘆。老師們紛紛表示,來到蔡先生的畫室感受藝術氣息,感悟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理想境界以及真情感,頗為榮幸也受益匪淺。(賴波 通訊員 范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