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培養(yǎng)一批兼具本土文化特質和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從中小學起推廣國際理解教育勢在必行。為此辰小教育集團龍頭學校辰小和成員學校白頭小學的主研人員在辰居路小學召開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研究籌備會,來自王場片小學教研共同體學校的部分學科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
會議由辰居路小學教科室主任王燕瓊主持,分管教學的校長助理牟紅梅到會指導。主研人員李楊老師就前期對“國際題解教育”的相關理論學習和思考進行了交流:“國際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國在國際社會組織的倡導下,以“國際理解”為教育理念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增進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種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區(qū)域、國家、地區(qū)的人們之間相互了解和相互寬容;加強他們之間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認識和處理全球社會存在的重大共同問題;促使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對世界的進一步認識來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將事實上的相互依賴變成為有意識的團結互助。
基于對“國際理解教育”的共同認識,大家達成課題的研究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在對本民族主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尊重、了解其他國家、民族、地區(qū)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風俗習慣,學習、掌握與其他國家、民族、地區(qū)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yǎng)與技能,增進與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國家、地區(qū)的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寬容,培養(yǎng)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愛、寬容、聰穎、誠實等優(yōu)秀品質的二十一世紀一代新人。
接著各學科教師就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也提出了許多的困惑:劉爽主任提出各學科滲透“國際理解教育”一定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了解外國文化,要注意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白頭小學康丹老師結合語文教學特點,認為可以通過“群文閱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戰(zhàn)爭與和平等方面的教育;楊桂茹老師和張盼盼老師提出如何才能有效在體育和美術學科教學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如何選擇,課程如何實施等。
隨后,王主任結合大家的發(fā)言進行了總結,課題研究要有前瞻性,雖然還在籌備階段,本課題研究的實施一要注重學科滲透;二要有課程意識,并就后期工作進行了安排。分管校長牟紅梅最后指出,教育國際化已成為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特征,培養(yǎng)有國際視野學生是教育必然趨勢,每位參研教師堅持將學科滲透作為國際理解教育主渠道,充分挖掘、科學整合,注重不同學科教學中國際理解教育滲透方法的探素與實踐。每個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辦學特色進行“國際理解教育”探索,也要充分利用教育集團內各校優(yōu)勢,加強合作,共同提高。(黃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