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顯示,中小學生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所引發(fā)的傷害已逐年呈上升趨勢,成為造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來自權威部門的資料顯示,我國如今每年有50余萬人次學生遭受意外傷害,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學生安全的頭號殺手。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教育宣傳,提高師生法治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3月26日,恰逢第23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成都云公益發(fā)展促進會承辦的志愿服務理念創(chuàng)新校園行(第二期)——文明校園安全課程培訓于近日分別在成都市高新區(qū)綠舟新光幼兒園、都江堰市青城小學、都江堰市奎光小學舉行。
3月19日下午,云公益安全應急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李峻虎來到成都市高新區(qū)綠舟新光幼兒園向園區(qū)全體老師講述了遇到各種危險情況的應對策略及談判技巧等知識,防范于未然,保護好孩子們及自身安全。
3月26日上午,云公益安全應急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李峻虎教練用輕松易懂的方式向都江堰市青城小學的同學們傳授防暴恐演練的“自我保護技能”,如歹徒已經近在咫尺,可用雙手護住頭部,雙腳用力踹對方。此外,現場還模擬了歹徒行兇,最后被警察制服的整個過程。本次培訓活動還吸引了來自都江堰市的幼兒園及大中小學校近20位老師到場進行觀摩,同時也得到了都江堰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中心的大力支持。
3月26日下午,來自都江堰市奎光小學的師生在云公益安全應急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李峻虎教官的指引下有序參與文明校園消防安全培訓,F場還模擬了在學校、影院、地鐵站等公共場所遇到火災,示范使用(濕)毛巾、衣物等物體捂住口鼻,依次有序正確的逃離火災現場。
參與活動的學生表示:“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這些,今天參加培訓之后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能,至少我不會慌慌張張了。”
據了解,自1996年起,我國將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而今,“安全教育”在成都市中小學已經常態(tài)化,與之相關的各項活動正定期進行。云公益安全應急志愿者服務隊更是連續(xù)3年進入近60所幼兒園、中小學及社區(qū)開展針對教師、學生的各類應急安全培訓及實景演練,直接服務人次8萬人次左右,活動影響人次超過一百萬。
據云公益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公益通過云公益安全應急志愿者服務隊、云公益校園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各個學校,在向師生傳授各項技能的同時,也在構建學校成為兒童友好場所,使家庭、學校及社會成為兒童保護基石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努力。
此外,云公益在兒童保護領域的多年探索,并非是獻愛心、做公益,強調“基于兒童福利視角”,是黨委政府通過引入社會公益組織、專業(yè)志愿團隊的有序參與有效服務,給到孩子們的最溫暖的福利。捍衛(wèi)兒童的基本權利——不僅在學校學習到科學知識,還能學到應對安全危機事件的基本技能。“兒童的體面和尊嚴,體現了社會的文明與人性的底線。”(賴波 通訊員 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