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家住廣州荔灣區(qū)的莫先生稱,自己的銀行卡內(nèi)的4萬多元存款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分30多次以每筆幾百元的金額消費掉了。收款方是一個熱門的網(wǎng)絡(luò)游戲平臺。這筆錢到底是誰消費的?莫先生經(jīng)過詢問,懷疑錢很可能是10歲的兒子在玩網(wǎng)絡(luò)游戲拿去購買裝備了。
存折上顯示孩子分40多次 花掉了父母的存款
4萬元存款突“蒸發(fā)”
昨日,記者在廣州多寶路附近一家菜市場見到了莫先生,他和妻子在菜市場賣菜為生。說起兒子的事情,莫先生有些氣憤,“給他買了一臺電腦,原本是讓他讀書的,但是沒想到他卻拿去玩游戲了。”
莫先生表示,自己不懂電腦,今年暑假給孩子買了一臺新電腦,希望10歲的兒子用來學習知識。從今年8月中旬開始,兒子就找他索要身份證、手機,說要找回QQ密碼,使用手機收驗證碼。9月中旬,莫先生突然接到有線電視欠費的通知,他心里一陣納悶,“銀行卡里的錢足夠交有線電視費呀,怎么會欠費呢?”
莫先生連忙跑去查詢銀行卡余額,結(jié)果一查嚇了他一大跳,卡里4萬多元的存款竟被消費一空了。消費記錄顯示,消費金額多是615元、998元及數(shù)百元不等,最多的消費金額是1896元,這些錢通過支付寶、財付通支付。
疑被10歲兒子花光
錢到底去哪里了?莫先生突然想起兒子玩電腦的事情,便找來兒子詢問。“他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莫先生翻查了電腦上網(wǎng)記錄,原來這臺電腦曾多次訪問某網(wǎng)絡(luò)游戲的官方網(wǎng)站。莫先生還注意到,游戲登錄界面的默認登錄名正是兒子的QQ號。
為了進一步確認事實,莫先生還專門致電財付通客服電話,客服人員查詢后表示,用戶通過QQ號來進行交易,購買了武器、道具等。“最近一次操作是10月7日,用戶購買了某游戲裝備。”客服人員表示。
存款是賣菜賺來的辛苦錢
莫先生表示,自己一家人來自廣西梧州,幾年前來到廣州多寶路附近賣菜為生。這筆錢是他們夫妻二人多年攢下的存款,本來是想存下來給兒子讀大學用的。“這筆錢是辛苦錢,是我們一家人的積蓄。”莫先生表示。
莫太太告訴記者,他們夫妻二人沒有文化,只能從事賣菜這樣的辛苦工作,每天凌晨3時,丈夫就要去批發(fā)蔬菜,早晨6時就在菜攤賣菜了,晚上要忙到七八時才能回家。“一年到頭賺錢不多,只能勉強糊口,供孩子在廣州讀書。”
律師:事主面臨舉證困難
廣東正大聯(lián)合律師事務(wù)所許瀚律師表示:十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jīng)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yīng)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jīng)法定代理人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quán)利。”所以,案例中,莫先生兒子購買網(wǎng)游道具的合同屬效力待定,需經(jīng)其法定監(jiān)護人追認方為有效。但在實踐中,由于網(wǎng)上支付需要輸入手機驗證碼,所以,莫先生若主張不知情不追認也面臨舉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