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在61周年校慶之際,收到一份來自該校80級8系校友的神秘“大禮”——占地7000多平方米、樓宇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價值3億多元人民幣的宏偉建筑。9月28日下午,低調的捐建校友委托其當年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恩師恩師李智淵教授代替他出席捐建儀式,并向母校捐建該建筑樓宇。據悉,該捐建樓宇是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qū)內第一個由校友出資捐建的建筑。
愛心校友出資3億元 為母校捐建“宣邦樓”
據了解,價值3億元人民幣的樓宇將建造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qū)東湖的東側,與校區(qū)建筑群遙相呼應。樓宇共分為正樓、鐘樓和塔樓三部分,正樓主要用于設立校史館、電子博物館、學生榮譽殿堂等,鐘樓用于設立校友之家,塔樓由計算機學院管理使用。
電子科大副校長楊曉波介紹,該樓宇取名“宣邦樓”,總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建成后或將成為清水河校區(qū)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樓宇。其中鐘樓頂端有一電子管造型,具有濃厚的“成電味道”,它將成為大學文化的重要標志。值得一提的是,在設于正樓的學生榮譽殿堂內,將專門陳列展示那些為人類進步、文化科技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電子科大學生風采。
“4000余畝校區(qū)將樹立起一座嶄新的建筑地標,甚至有可能成為我國大學校園建設的突出亮點。”愛心校友的恩師、捐贈人代表李智淵教授很有信心地說。
出錢又出力 多次打“飛的”回校做建筑設計
“今年年初,這位學生跟我提及他要回報母校的想法。作為老師,我們對此很鼓勵和支持。”李智淵教授說到,這位愛心校友不僅出資,還在建筑體設計上親力親為,力求做到極致。他時常打“飛的”回成都,多次帶著設計師到學校考察。他們一般徒步走4個多小時,甚至有一次連續(xù)在校內走了7個多小時,從上午11點走到下午6點多,又熱又累,中途只在面包店買了一次食物。“為了設計好這個建筑樓宇,他來回跑了n次。”李智淵說道,整個建筑設計花了8個月才完成,設計方案做了20稿。
據悉,在此期間,愛心校友放下自己所有工作,和設計師們泡在一起,不斷討論,推翻了一稿又一稿。平面上每一個管井、每一個曲線、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過仔細地討論,圖紙上上百個數據他都爛熟于心。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才使得這個建筑體有了許多人性化的細膩體現(xiàn),比如“隱蔽式”的空調外機位、西向挑檐遮陽等。
“今天正式捐贈后,電子科大也將加快建設步伐,爭取早日動工。力爭耗時3年將其建成投用。”李智淵透露。
“愛心校友”何許人? 恩師說他樸實又勤奮
“我的確為有這樣一個學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李智淵教授深情地說。他記得,這位學生1980年進校,在1984年的本科畢業(yè)答辯中,就敢于質疑,主動提問老師。這讓李智淵心生好感。
在后來的共事中,李智淵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工作細心,認真負責,遇事能顧全大局,有強烈的責任感,在碰到利益沖突時能夠謙讓,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做事踏實、低調,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有堅定的信念,不怕困難,頑強堅韌。”
“創(chuàng)業(yè)是涉險灘、抗風險的過程,這位校友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通過共同努力,沖破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取得了事業(yè)上的成功。”李智淵說,“這一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是他和他的同事們長期付出艱辛努力的結果。”
“愛心校友”一直關注著學校的發(fā)展,為這所承載著青春歲月的母校默默貢獻。去年電子科大60周年校慶期間,他向母校捐贈300萬元成立基金,支持學校發(fā)展和學弟學妹們成長。
而此次捐建,“愛心校友”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調,要求不出現(xiàn)自己的名字。“我就是為母校做一些事,不為名利。”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