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留學已4年多了,適應美國文化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尊敬師長、分數(shù)至上、少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但從在美國高中上課的第一天起,我獲得的就是與以往迥然不同的體驗。
記得在美國高中的第一節(jié)課上到一半時,學校就響起了警鈴。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當時特別害怕,身邊的同學有序地離開教室到操場集合。原來,這是每個學期都會進行的地震安全演習;叵肫鹪趪鴥(nèi)上學時也經(jīng)歷過地震演習,但當時自己和同學都是抱著一種應付的態(tài)度,完全沒把演習當成一件嚴肅的事情。
美國高中的數(shù)學、語文等課程,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做題。體育、美術和音樂這些在中國屬于“副課”的課程,是每天必有的。一方面這讓我感到文化課很輕松;另一方面,我認識到在音體美等方面的能力,我比美國學生差了很多。比如我選的音樂合唱課,本以為可以在幾百人里蒙混過關,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完全沒可能——一學期之內(nèi),需要學會幾首歌曲,參加一場合唱比賽和幾場文藝匯演;此外,還要組成10人以下的小團隊自選歌曲進行表演,每個人都要在表演中獨唱,還要演講對歌曲的理解。一學期下來,讓我改變了以前只看重文化課的心理。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也比較親近。學校有專門的辦公室?guī)蛯W生解決在校遇到的問題,包括訴說自己的任何不滿、同學之間的矛盾、對學校的建議等,老師通常都會認真聽取然后給出解決方案。每學期還有一項最有意思的活動:在特定的某一天,校長被綁在墻上,學生可以往他身上丟奶油,以及各種惡作劇。所有這些都讓人覺得,老師甚至校長都不是高高在上的。
留美4年,我感覺中美教育方式和理念之間的差異很大。中國教育更注重讓學生獲得知識,美國則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我無法評判二者之間的優(yōu)劣。但我知道,正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讓現(xiàn)在的我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