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曾經(jīng)的“副”科“轉(zhuǎn)正”,是這幾天的熱點話題。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shù)外同分值的水平——看到這個消息,我既開心又擔心。
作為兩年前參加中考,即將面對高考的學生,我為教育部的“新規(guī)”感到高興。因為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同學們才會擁有名正言順的體育課時間。我知道在不少地方,體育課常常不被重視,每到大考,語數(shù)英等老師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占用體育課。在一些高考競爭激烈的大省,這種現(xiàn)象會更嚴重些。教育部決定進一步擴大體育在中考里的分值和影響力,甚至開始研究體育在高考中計分,讓體育得到重視,讓同學們有更多時間上體育課,鍛煉身體。
中學生正處于喜歡運動的年齡,這個時候培養(yǎng)起的運動習慣,對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成長大有裨益。從心理學上講,運動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習狀態(tài),讓人張弛有度,使學習更有效率?鬃2000年前倡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其中的“射御”不就是體育嗎?
以我個人為例,我很喜歡運動,尤其是打籃球,初中的時候天天打,可到了初三,老師就不讓打了,怕影響學習。我有時會瞞著老師偷偷打,至今都還記得那些快樂的場景:中午打仗似地沖向食堂,搶著吃完飯大概就5到10分鐘;然后和同學們沖去球場,仗著年紀大“轟走”學弟,迅速開始轉(zhuǎn)球、分隊、打球……偶爾老師來抓,我們就飛快地跑掉。就是那些運動后純粹的快樂,支持著我完成日復一日的繁重功課。
這回,中考體育要加分了,老師們肯定不再會攔著同學們上體育課,大家也就不用偷偷摸摸打球了。教育部的“尚方寶劍”也提醒學校、家長和全社會,再不要小瞧音體美等“副科”。全面均衡的教育,既包括教好文化知識,也要引導學生愛上運動、美術等課程,從而鍛煉出健康的體魄,孕育出更加懂得欣賞美的靈魂,而不是只會考試的“書呆子”。
當然,副科轉(zhuǎn)正,在開心的同時我也有點擔心,考試的標準是什么,能不能真正公平?每個同學的先天身體素質(zhì)不同,學齡也有差異。比如我上學早,和班里前一年9月份生日的同學相比,幾乎小了一歲。從小學到初中的大部分時候,我的體重、身高、肌肉密度和肺活量等,都落后于其他同學。盡管我很努力鍛煉,但受限于年齡和身體條件,我的中考體育成績還是低于平均水平。和我有類似困擾的人還有不少,有同學雖然練得腳踝和腿部都出了問題,仍然成績不理想。因此,建議體育考試,要設計一個更科學的標準。
我進入高中后,發(fā)現(xiàn)高中體育考試的標準低于中考體育標準。官方解釋是,高中體育考試是合格考試,所以標準低,而中考是選拔性考試,這似乎有些說不通。中考是選人進高中,不是選人進體校;高考也是如此。我們在初中生的時候,為了中考有個好成績,要努力鍛煉,怎么到了高中,反倒不需要達到那么高標準了?這會讓很多中考體育成績不好的人覺得不公平。所以,中考體育分值提高,最好要和高中體育聯(lián)動考慮。
北京有健身房有大體育場,再不濟也有平坦的跑道,而今年年底才能宣布全面脫貧的那些地區(qū),上體育課的條件就比不上北京了。中國幅員遼闊,情況差別巨大,不能簡單用一個標準去衡量。
我知道,教育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像這次中學體育改革,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既有原有的問題,也有新產(chǎn)生的問題。但我們的社會,不正是隨著一個個問題的解決而發(fā)展的嗎?同時,沒有哪個方案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面對新的改革舉措,包容與支持也不可缺少。
體育副科轉(zhuǎn)正,一個中學生的開心與擔心